一、选择题(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,每小题3分,共48分)
1、下列顺序不正确的是( )
A.热稳定性:HF>HCl>HBr>HI
B.微粒的半径:Cl>Na+>Mg2+>Al3+
C.电离程度(同温度同浓度溶液中):HCl>CH3COOH>NaHCO3
D.分散质粒子的直径:Fe(OH)3悬浊液>Fe(OH)3胶体>FeCl3溶液
2、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( )
A.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:Fe(OH)2+2H+=Fe2++2H2O
B.等物质的量的溴化亚铁与氯气2Fe2++Cl2=2Fe3++2Cl
C.小苏打与甲酸溶液混合H++CO32+HCOOH=CO2↑+HCOO+H2O
D.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碳酸氢钙溶液Ca2++OH+HCO3=H2O+CaCO3↓
3、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,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( )
A.分别用H2O2、KMnO4分解制O2,当制得等质量O2时,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:1
B.常温下,0.1 mol•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是0.2NA
C.常温常压下,3.2 g O2和3.2 g O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0.2NA
D.1mol 甲基所含电子数约为10NA
4、下列实验过程中,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( )
A.CO2通入到CaCl2溶液中
B.NH3通入AlCl3溶液中
C.用脱脂棉包裹Na2O2粉末露置在潮湿空气中
D.稀盐酸滴加到Fe(OH)3胶体溶液中
5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A. 在101KPa时,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就是CH4的燃烧热
B. 已知NaOH(aq)+HCl(aq)=NaCl(aq)+H2O(l)△H=57.3 kJ•mol1,则含40.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,放出大于57.3kJ的热量
C. 己知2C(s)+2O2(g)=2CO2(g)△H=a;
2C(s)+O2(g)=2CO(g);△H=b,则a>b
D. 已知C(石墨,s)=C(金刚石,s)△H>0,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
6、把下列四种X的溶液,分别加入盛有10mL 2mol・L-1盐酸的烧杯中,并均加水稀释到50mL,此时X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,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( )
A.20mL 2mol・L-1 B.10mL 5mol・L-1 C.20mL 3mol・L-1 D.10mL 3mol・L-1
7、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.例如:
①CH4(g)+4NO2(g)=4NO(g)+CO2(g)+2H2O(g)△H=574kJ•mol1
②CH4(g)+4NO(g)=2N2(g)+CO2(g)+2H2O(g)△H=1160kJ•mol1
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( )
A.由反应①可推知:
CH4(g)+4NO2(g)=4NO(g)+CO2(g)+2H2O(l)△H=Q,Q>574kJ•mol1
B.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加反应①、②,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同
C.若用标准状况下4.48LCH4还原NO2至N2,放出的热量为173.4kJ
D.若用标准状况下4.48LCH4还原NO2至N2,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.6mol
8、某强酸性溶液X中仅含有NH4+、Al3+、Ba2+、Fe2+、Fe3+、CO32、SO32、SO42、Cl、
NO3中的一种或几种,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:下列有关推断合理的是( )
A.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+
B.沉淀H为Al(OH)3、BaCO3的混合物
C.溶液中一定含有H+、Al3+、NH4+、Fe2+、SO42、Cl
D.若溶液X为100 mL,产生气体A为112 mL(标况),则X中c(Fe2+)=0.05 mol•L1
9、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含有CN、Cl 废水中的CN时,控制溶液pH为9~10,阳极产生
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( )
A.用石墨作阳极,铁作阴极
B.阳极的电极反应式:Cl+2OH2eClO+H2O
C.阴极的电极反应式:2H2O+2eH2↑+2OH
D.除去CN的反应:2CN+5ClO+2HN2↑+2CO2↑+5Cl+H2O
10、如图是铅蓄电池充、放电时的工作示意图,电解质是H2SO4溶液.已知放电时电池反应
为:Pb+PbO2+4H++2SO422PbSO4+2H2O.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( )
A.K与N相接时,能量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
B.K与N相接时,Pb上发生反应为:Pb2ePb2+
C.K与M连接时,所用电源的a极为负极
D.K与M连接时,PbO2上发生反应为:PbO2+4e_+4H++SO42PbSO4+2H2O
11、Cr2O72-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(PbCrO4):
Cr2O72-(aq)+2Pb2+(aq)+H2O(l)2 PbCrO4(s)+2H+(aq) ΔH< 0
该反应达平衡后,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,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( )
12、已知2SO2(g)+O2(g)2SO3 (g);ΔH=-197 kJ・mol-1。向同温、同体积的
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:(甲) 2 molSO2和1 mol O2;(乙) 1 molSO2和0.5 mol O2 ;
(丙) 2molSO3 。恒温、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,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( )
A.容器内压强P:P甲=P丙 > 2P乙
B.SO3的质量m:m甲=m丙 > 2m乙
C.c(SO2)与c(O2)之比k:k甲=k丙 > k乙
D.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:Q甲=G丙 > 2Q
13、向13.6由Cu和Cu2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硝酸250mL,当固体物质完全
溶解后生成Cu(NO3)2和NO气体.在所得溶液中加入0.5mol.L1的NaOH溶液1.0L,
生成沉淀质量为19.6g,此时溶液呈中性且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.下列正确的是( )
A.原固体混合物中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:1
B.原稀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.3mol•Ll
C.产生的NO的体积为2.24L
D.Cu、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.1mol
14、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,且能达到目的的是( )
A 依据褪色快慢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
C 依据气体颜色变化,证明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D 中和热的测定
15、常温下,向20.00 mL 0.100 mol/LCH 3COONa溶液中逐滴加入0.1 000 mol/L盐酸,
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(不考虑挥发)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( )
A. 点①所示溶液中:c (Na+)=c(Cl-)>c(H +)= c(OH-)
B. 点②所示溶液中:
c (Na+)>c(Cl-)> c(CH3COO-) > c(CH3COOH)
C. 点③所示溶液中:
c (Na+)> c(CH3COOH) >c(H +)> c(CH3COO-)
D. 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:
c(H +)+ c (Na+)= c(CH3COOH) + c(CH3COO-)
16、向氯酸钠的酸性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,反应中氧化过程为:SO2+2H2O2 e-→SO42-+4H+;
向亚氯酸钠(NaClO2)固体中通入用空气稀释的氯气,反应中还原过程为:Cl2 + 2 e- →
2Cl-。在上述两个反应中均会生成产物X,则X的化学式为( )
A.NaClO B.NaClO4 C.HClO D.ClO2
二、非选择题(共52分)
17、某二元酸(简写为H 2A)溶液,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:
H 2AH ++HA -,HA -⇌H ++A 2-
(1)常温下,Na2A溶液的pH____________7(用>、=或<填空),
理由是(用离子方程式表示)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(2)常温下,NaHA溶液的pH____________7(用>、=或<填空),
理由是(用离子方程式表示)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
此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.
18、中学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:A+B→X+Y+H2O(未配平,反应条件略去),其中,A、B
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:4.请回答:
(1)若Y为黄绿色气体,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,
B体现出的化学性质有
(2)若A为常见的非金属单质,B的溶液为某浓酸,反应条件为加热,
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
(3)若A为某不活泼的金属单质,实验室常用该反应来制备某种能形成酸雨的气体,
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
(4)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,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“钝化”,且A可溶于X溶液中.
①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
②含amol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,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
等,则被还原的X的物质的量是
(5)若A、B、X、Y均为化合物,A的焰色为黄色,向B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
银溶液,产生白色沉淀,若A和B按物质的量之比1:1反应则产生白色沉淀,
A的化学式为 .
19、碱式碳酸钴[ Cox(OH)y(CO3)2 ]常用作电子材料、磁性材料的添加剂,受热时可分解生成
三种氧化物。为了确定其组成,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进行实验。
(1)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:
①称取3.65g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内,称量乙、丙装置的质量;
②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,并检验装置气密性;
③加热甲中玻璃管,当乙装置中________(填实验现象),停止加热;
④打开活塞a,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,称量乙、丙装置的质量;
⑤计算。
(2)步骤④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。
(3)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,为解决这一问题,
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(填字母)连接在_________(填装置连接位置)。
(4)若按正确装置进行实验,测得数据:则该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______ 。
|
乙装置的质量/g |
丙装置的质量/g |
加热前 |
80.00 |
62.00 |
加热后 |
80.36 |
62.88 |
(5)CoCl2・6H2O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,以含钴废料(含少量Fe、Al等杂质)制
取CoCl2・6H2O的一种工艺如下:
已知:
沉淀物 |
Fe(OH)3 |
Fe(OH)2 |
Co(OH)2 |
Al(OH)2 |
开始沉淀(pH) |
2.3 |
7.5 |
7.6 |
3.4 |
完全沉淀(pH) |
4.1 |
9.7 |
9.2 |
5.2 |
①净化除杂时,加入H2O2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_。
②加入CoCO3调pH为5.2~7.6,则操作Ⅰ获得的滤渣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。
③加盐酸调整pH为2~3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④操作Ⅱ过程为蒸发浓缩、___________(填操作名称)、过滤。
20、为测定某补血剂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,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实验方案:
方案一: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测定铁元素的含量
(1)写出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。
(2)右侧滴定方式中,最合理的是 。
(夹持部分略去)(填字母序号)
(3)实验前,首先要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,配制时需要仪器
除天平、玻璃棒、烧杯、胶头滴管外,还需 (填仪器名称)。
方案二 :将FeSO4转化为Fe2O3,测定质量变化操作流程如下:
10片 补血剂 |
产生红褐色悬浊液 |
滤液 |
过量X 溶液 ③ |
H2O2 ② |
研细 |
加1mL 稀H2SO4 |
过滤 ① |
沉淀 |
一系列 操作 ④ |
a g 固体 |
… |
(4)步骤②中除用H2O2外还可以使用的物质是 。
(5)步骤②是否可以省略 ,理由是 。
(6)步骤④中一系列操作依次是:过滤、洗涤、 、冷却、称量。
(7)假设实验无损耗,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 g(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)。
衡山学校周六考化学答题卡
班级: 姓名: 得分:
一、选择题(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,每小题3分,共48分)
题号 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7 |
8 |
答案 |
|
|
|
|
|
|
|
|
题号 |
9 |
10 |
11 |
12 |
13 |
14 |
15 |
16 |
答案 |
|
|
|
|
|
|
|
|
二、非选择题(共52分)
17、(1)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8、(1)
(2)
(3)
(4)①
②
(5)
19、(1)③_______________
(2)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3)______(填字母)_________(填装置连接位置)。
(4)
(5) ①
②___________________
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④____________________
20、(1)
(2)
(3)
(5) 理由是
(6)
(7) g(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)。
(17分,除特别标注“1分”外,其余的都是每空2分)(1)不再有气泡产生时 (2)将装置中产生的CO2和H2O(g)全部排入乙、丙装置中
(3)D(1分) 活塞a前(或装置甲前)(1分)(4)Co3(OH)4(CO3)2 (5)蓝色(1分)
(6)①2Fe2++H2O2+2H+=2Fe3+ +2H2O;②Al(OH)3、Fe(OH)3 (答对1个给1分,答错1个扣1分,最多扣2分)③抑制CoCl2的水解 ④冷却结晶
Copyright © 2014 安徽霍山中学 All right reserved 皖ICP备14022700号
地址:霍山县衡山北路48号 电话:0564-5021704
公安备案号34152502000051 技术支持:龙讯科技